首页>聚焦 > >正文
石岐如何做了中山县城|全球头条
2023-07-01 15:54:54来源:个人图书馆-黑龙江波涛

作者 叶曙明

县城定址石岐后,陈天觉请了仁厚乡曲涌村的梁溪甫设计施工,梁溪甫一家三代都是做三行的,[2]他的父亲曾带他上过京师,见识过巍巍的高城深池。梁溪甫用心区画,绘图设计,他的四个儿子,长子天盛善施工,二子天福擅瓦工,三子天富擅木工,四子天财擅磁漆雕刻,各人负责一座城门的施工。


(资料图片)

为筹集工程费用,陈天觉带头捐粮数千斛,桥头郑廷举兄弟也捐粮数千斛,县中富户、盐场、银场、渔场一呼众应,踊跃赞襄,东莞县也出了一些钱,很快筹得十万斛的粮饷。在陈天觉的监督下,鸠工庀材,大兴土木,开始修建香山人的城池了。

修城的方法,是先依城墙的厚度,两边架起木板,往中间填泥土、石块、蚝壳之类的东西,填一层夯实一层,再填一层,再夯实一层。香山寨的士兵和各村的青壮年,纷纷加入到筑城民工队伍里,挑土的挑土,夯地的夯地,工地上人如潮涌,热气腾腾,打夯的号子声响彻云霄。陈天觉每天都要到工地上巡视一番,看着城墙一天天长高,一天天延长,内心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自豪。

根据北宋李诫所编写的《营造法式》,各地对夯土城墙的修筑,都有严格标准,“筑墙之制,每墙厚三尺,则高九尺,其上斜收,比厚减半,若高墙三尺,则厚加一尺,减亦如之”。香山的城墙,周围四百五十丈,建有四座城门,南为阜民门,东为启秀门,北为拱辰门,西为登瀛门。当初由于陈天觉在泥土中混入铁砂,才选址石岐兴建这座县城,所以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响当当的名字——铁城。

这一带本来都叫石岐,但自从建了县城以后,香山人慢慢习惯了把城内叫做“铁城”,西城外大庙下、上下基、青云桥一带,才叫做“石岐”。直到20世纪,城墙已经拆除了,但那些住在原县城范围内的老人们,仍然把去铁城范围外的孙文西路,叫做“去石岐”,年轻人听了唔明解:“这里不就是石岐吗?你还去哪个石岐?”老人一本正经地回答:“这里是铁城。”

仁山下原有一户官宦人家,主人叫刘必从,绍兴年间封敦武校尉,授邕州副将,他的父亲封忠训大大,兄长封训武校尉。刘必从对建城也非常热心,甚至爽快地把一块祖地捐了出来建县衙,自己举家迁居长洲村。

县衙是一组青砖灰瓦的建筑,北靠着仁山,位置在今孙中山纪念堂公园内,大门前左有旌善亭,右有申明亭,建筑深三十余丈,广十七丈有余。仪门、照壁、耳房、吏房、谯楼、库楼、狱房、厨舍悉备;正堂明镜高悬,仪型森严,四面山墙环绕,廨舍廊阁俨然。西侧是关帝庙,东侧是城隍庙、守御所、文昌庙和东岳庙。南门外正对着麻洲街,街旁有一座小小的雷坛,用来祭祀雷神。西门外还有山川坛、三元庙、观音阁、天妃庙;东门外有一座金花庙;北门外是北帝庙。各路神仙各安其所,歆享人间俎豆。

为了表彰梁溪甫一家在建城工程中的出色贡献,由良都沙涌马氏缙绅提议及资助,县知府主赞,梁溪甫父子五人在曲涌村建起了“功建铁城梁公祠”,录载其事,以传后世。但乡间一直有种说法,说梁溪甫父子在生时为自己建祠堂,犯了忌讳,所以后来梁家人丁不旺,祠堂也一度荒废,1925年重建过,祠内立碑,碑文写的却是:“三世祖孙泽公赐进士,通判鄂州军事,督理建筑香山城有功,崇祀乡贤礼,曰有功德于民则祀之。”奉祀的是第一个提出立县的梁杞,而不是梁溪甫父子,但说梁杞“督理建筑香山城”,却是张冠李戴了。

朝廷虽然批准成立香山县,但并没有委任县官,而是由东莞县尹姚孝资兼任。直到南宋乾道五年(1169),才由范文林出任县尹,这时已经立县十七年了。

铁城在元代没有太多改变,到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时,由守御千户陈豫广主持,进行了彻底的改建,把夯土墙改成砖墙,城墙高一丈七尺,上宽一丈,下宽一丈八尺,周围六百三十六丈;城墙上有三千六百四十个雉堞,四个城门一律以方位命名,南门在今长泰街与治安街之间,北门在今拱辰路与扒沙街之间,东门在今孙文中路与扒沙街交界处,西门在今弓箭巷与孙文中路之间。共兴建了四座城楼,四座谯楼,四座兵马司,两座水关,十二个警铺。规模比南宋时大大扩张了,亦愈加雄伟壮观。明代香山人黄佐在嘉靖朝的《香山县志》中,对县城有一段气象雄阔的描写:

其实,香山人并不觉得自己很穷,紧挨着番禺、南海、顺德、东莞、新会这些鱼米之乡,从铁城出发,到广州不过四百里水路,四日可达;到南海泌冲也不过一天半的水程,到番禺两天足够。对珠江三角洲的人来说,船比车更重要,船能到达的地方,就算交通便利了。水路四通八达,意味着“财通四海,利达三江”,再穷也穷不到哪里去。

承平时代,九曲河是铁城人盛夏消暑的好地方。飞霞半缕,绿水绕城,凉风习习,两岸树影婆娑。文人墨客泛舟水上,一壶菊花清酒,一碟和味龙虱,吟诗作赋,发其胸中磊落之气。渔翁蓑笠纶竿,垂钓于林岸,时有顽童故意向水中投掷土块,惊走鱼群,渔翁也不以为意,呵呵一笑,稳坐不动。载着柴薪、禾秆的船只,顺流而下,船夫站在船头棹艇,竹篙一左一右,一起一落,带起点点水花飞溅。远处埗头传来了稚童的声音:“行渡渡,阿婆买豆腐。买唔到,踣踣倒……”此情此景,处处透出盎然的生机。

明弘治年间(1488—1505),在城墙外再扩地两丈多,兴建子城,以蚝壳为墙。至此,香山县城的城墙范围,扩大至周围三里多。在明嘉靖、崇祯、清康熙、嘉庆、道光、同治等朝代,进行过多次修葺。从嘉靖朝和康熙朝的《香山县志》地图中,可以清楚看到,城墙的西北角外是烟墩山,东北角外是给士兵练习骑射的校场和演武厅,武山、仁山、寿山都在城墙内。但在清乾隆朝的《香山县志》中,校场已移到了西北角外,原来东北角外的较场位置,演武厅改成了关帝庙,庙前辟为沙冈墟。

沙冈墟最有名的就是有一棵大榕树,郁郁苍苍,繁阴匝地。人们都把那个地方叫做“榕树头”。一位老中山人回忆说:“关于"榕树头’,民间有很多传说和故事,其中以沙冈墟最有故事。沙冈墟是中山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集市,几经搬迁,其中在太平路榕树头这一带的历史不短。每逢农历三六九,石岐附近乡镇的农民就会带来各自的土特产前来摆卖:横栏的农民带来鸡和鹅,民众的农民带来粉葛和大蕉,沙朗的农民摘来"胭脂红’……最特别的,还要数五桂山的乡民,他们从山上割来山芒来摆卖。”

每到墟日,榕树头下便欢闹起来了,人群如蚁附蜂屯,空气里散发着烂菜和臭鱼的味道。人们不仅不讨厌这种气味,还很兴奋。如果遇上官府处决犯人,这里就更热闹了。人们把各种烂菜、臭鱼往犯人身上扔,嘴里不断发出咒骂。看完杀人以后,男人们便聚集在酒肆里喝酒,直灌得脸红脑胀,最后留下一地嚼烂的槟榔残渣,各自归家。这个墟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在,90年代以后,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。猪仔街、卖鸭街、蓑衣街这些承载着乡村记忆的地名,也逐渐淹没在城市化的巨流之中。

如今,在扒沙街西北面还保存着一段东城墙的残垣,高5米多,厚约0.8米,长约32米,城墙是用褐色花岗岩石块和方砖砌成的。残墙上长了一棵大榕树,根须交错,深深植入了墙体的石缝之间,墨绿的枝叶,遮天蔽日。1990年被中山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九曲河也已经消失了,有些河段被填平,有些河段加盖成了暗渠,从水关街、河泊大街、上中下河泊、后岗涌这些街名,还可以依稀追寻到昔日护城河的遗痕。1994年,一位中山人在回忆九曲河的文章中感叹:“进入了90年代,石岐东郊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,又将上述这条小河用钢筋混凝土覆盖成陆路,与中山路(即岐关东路)和民族路水路接通。石岐的"九曲河’成了历史记载,而九曲河附近一带,建成的高楼大厦,一幢比一幢高,成了石岐的新市区之一。”

标签:

相关新闻